top of page

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讓資訊的高牆倒下吧

政客拉.png

I’m a paragraph. Double click here or click Edit Text to add some text of your own or to change the font. This is the place for you to tell your site visitors a little bit about you and your services.

​|訪談對象: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 萬宏傑 專案負責人|

        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以下簡稱畜產會)依畜牧法第25條而成立,於2000年開始正式運作,為行政院農委會其下的民間組織,亦是臺灣目前唯一立法通過的農業財團法人。其角色介於政府主管部門與民間畜牧團體之間,除了負責辦理政府公務外,也是政府與民間重要的溝通橋樑。在此次鵪鶉入法的過程中,鵪鶉協會即是與畜產會合作,共同向政府推動鵪鶉納入《動物傳染防治條例》和《畜牧法》中,是促成此事的重要推手。

如何著手又如何面對質疑?畜產會一路的所作所為

        儘管農委會曾對於臺灣鵪鶉做過初步的統計,但只有廠家數量而沒有詳細位置,且鵪鶉產業一直以來較為封閉,對外交流相對少。因此,畜產會在與協會合作的過程中,即藉由地方政府的鵪鶉養殖登記,去到彰化、嘉義等地,一方面將詳細的養殖位置、甚至是隱戶找出來,做更完善的產業紀錄,以向農委會說明產業的重要性,一方面也是透過拜訪各家業者,希望能拉回產業的向心力,為即將而來的政策推動進行鋪墊。

        過程中,雖然不斷向業者說明鵪鶉納入法規將帶來的種種保障和產業助益,但不免還是聽到許多冷嘲熱諷。許多養殖業者對政府方的政策持有保留態度,深怕納入法規後將會有更嚴格的環保法規、檢驗標準,反而不利於收益;同時業者也認為自己明明是「先到」產業的人,卻被迫要接受政府「後到」的規定,有「乞丐趕廟公」之感。

        對此,畜產會也表示農民之所以會有這些看法,其實是許多對於法規一知半解的人,相互以訛傳訛的結果,也只能透過自身和協會不斷與業者溝通,才能讓他們真的了解政府究竟為何推動法規,而法規又能替產業帶來多少保障和助益。換言之,唯有讓「正確」的資訊能夠從政府向民間流通,讓業者清楚了解鵪鶉入法的全貌,才能真正讓法規推動的效益回歸到這些真正在產業鍊的農民身上,真正促成產業進步。

畜產會的信念和未來任務

        深究其原因,畜產會其實持有十分堅定的立場。與談者、也是承辦此案的萬先生說到自己十分相信政府存在的價值是讓人民能有更好的生活,而其在鵪鶉產業的所為亦是。在立場上,畜產會相信,在逐漸重視產銷履歷的現在,唯有入法才能使產業的永續發展,讓半世紀長存於台灣地方的鵪鶉產業有繼續下去的生路。

        過去養殖戶其實清楚自身遊走於灰色地帶為環境帶來的外部成本,僅是不願意為此承擔,而在未來法規將帶來較強硬的管治下,畜產會也將規劃相應的配套措施,繼續介在農委會與鵪鶉協會之間,支持農戶度過此「陣痛期」。像是專業人員的輔導、轉介,以及執行產業的相關補助等等,希望能透過種種措施,促成臺灣鵪鶉產業的發展,也更是希望藉此機會,讓農民能接受「為產業負責」的觀念,學習與環境共生、共存。

支持者.png
bottom of page